笔趣阁

笔趣阁>从现代穿越到远古时代的 > 第10章 我国的青铜工艺(第1页)

第10章 我国的青铜工艺(第1页)

青铜文化,是我国极其丰富的古代文化遗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。

在新石器时代晚期,我们的祖先史穿仁和他的同伴们,在寻找石料制造工具的过程中,发现了自然铜石,即红铜。

开始,史穿仁他们用红铜做成小型工具和装饰品。后来,他们发现从天然孔雀石中可以冶炼出铜。

经过长期实践,史穿仁及其伙伴逐渐掌握了在冶炼过程中,加入一定量的锡,可以增加纯铜的硬度,于是炼出了铜与锡的合金,因颜色发青,故叫做青铜。

史穿仁和伙伴们把青铜器运用于生产和生活领域,久而久之,使整个社会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。

我国的夏、商、周时代是青铜文化的光辉时期。考古发掘出来的大量青铜器物,制作精巧、造型优美、种类繁多、风格独特,是研究我国古代社会的珍贵文物,是我国古代金属艺术的珍品。

据考古发掘的实物资料证明,我国最早在公元前3000~2300年的夏朝,就有了青铜制品,有青铜小刀、爵、锥、铃等。这些原始的青铜制品胎质很薄,铸造粗糙。

商代的青铜制作业已具有相当规模,青铜器的种类增多,有生活上用的各种器皿和酒器,有祭祀鬼神、先祖用的祭器,有各种农具和手工业生产工具、还有打仗用的各种武器等等;制作精巧、造型准确,器身上出现了动物纹或几何纹,有饕餮纹、夔、龙、虎、人形纹等。

到商代后期,青铜器的制作水平达到了高峰,器类繁多、造型庄重、花纹繁复细密、清晰美观,出现了鸟、蚕、蝉等花纹。

青铜铸造业规模进一步扩大、工艺水平进一步提高,大量青铜容器上常铸出三重花纹:衬底用云雷纹,上面凸起兽面纹,主纹之上加几何纹。有的还在器内铸出一些铭文。

西周时期的青铜铸造技术有新的发展,其特点是器物上的铭文长,多的有三、四百字,字体优美奔放,内容丰富,有祭祀祖先、征伐、纪功、册命、赏赐等记载,为研究西周历史提供了重要史料。

在河南安阳出土的青铜冶铸遗址中,出土了许多用陶制成的,炼铜用的坩锅(将军盔)、铸范和铜渣。经科学分析,得知当时冶炼青铜器的原料是孔雀石,燃料是木炭,其制作程序是传统的陶范法。

商代后期的“司母戊”大方鼎(祭器),是我国现存的最大、最古的青铜器,它结构复杂,采用合范法铸成,即先将耳、身、足分别铸成之后,再合铸成一体。

大方鼎的四周有盘龙纹和饕餮纹,腹内刻有“司母戊”三个字,鼎连耳高133cm,长110cm,宽78cm,重875kg。

铸造这种大方鼎,要2、3百人,用7、8拾斤重的将军盔,协同一致才能制成。如此大规模的生产和复杂的工艺过程,证明我国商代的青铜冶铸业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。

着名的商代青铜“四羊方尊”,其铸造技术极其高超,该方尊高58.3cm,边长52cm,重34.5kg,是我国现存最大、最精美的方尊。

尊的颈部铸有蕉叶,蕉叶上有夔形纹。蕉叶的底部饰有兽面纹,肩部有四条龙蟠缠在四周,尊的腹部分别铸有四只大卷角羊,突出尊外,羊的背部和胸部饰有鱼鳞花纹。

两只前腿和尊的底部铸在一起,上面铸满夔形花纹。尊的边角和每一面中间合范之处,都铸有棱脊,以此遮蔽合范时可能产生对合不正的纹饰,增强了造型的气势,使方尊的形象在宁静中有威严感。

全尊上下以细雷纹为地,线条光洁刚劲。其羊角是事先铸成后配置在羊头的陶范内,再合范浇铸的。只有高超的合范技术,才能达到整个器物浑然一体的效果。

我国商周时期的青铜器,内容极其丰富,各种器具充分表现出中国青铜器的鲜明特点和民族风格。其铸造工艺技术领先于世界。是上古文明世界,在技术方面最突出的成就之一。
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

相邻推荐:寒门布衣,我从打猎到黄袍加身  快穿之从安陵容开始不做炮灰  烽烟烬:女将末世行  眼睛一闭一睁,继承七个杀手女仆  夫人直播算命,被全网警察关注了  港综:从警队弃子到地下皇帝!  高武:九十岁高龄,亿万倍暴击!  幻想乡来了个新农夫  禁锢之日  玄幻:开局兰若寺,神御聂小倩  糕香六零:误撩军区太子爷  杀戮太疯,诡异BOSS倒追我  离婚后,闺蜜的首长大哥逼我改嫁  边荒枭龙  社畜到海贼世界里享受生活  末日游戏:她打造神级庇护所!  我死后,就成了反派心头朱砂痣  放下青梅竹马后的快乐生活  末日:一秒一盒自嗨锅,校花跪求我收留  重生后,他要上位做驸马  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