诸子百家散文(29)
10、《韩非子》
韩非的着作简介:
韩非所着《韩非子》一书,《汉书?艺文志》着录共五十五篇,与今本同,其中大部是韩非自着,有些篇章可能为后学所补充。全书十余万言,分《孤愤》、《五蠹》、《内外储》、《说林》、《说难》等篇。
韩非的学说反映了当时新兴的地主阶级的利益,他的历史观和政治学说,具有新兴地主阶级的鲜明的阶级特点。韩非提出了具有发展进化因素的历史观,认为历史是不断发展变化的,历史不会倒退。
他反对儒家所宣扬的“法先王”的主张,认为“上古”和“先王”离现在好几千年,对他们缺乏可供“参验”的根据,因而不能盲目相信。这种历史进化的思想遂成为他的变法理论的根据。
韩非总结了法家尚鞅、申不害和慎到三派的思想,克服了他们学说中片面的地方,提出了完整的法、术、势相结合的法治理论。
“法”是国君制订法令,全国臣民无不遵守,有功必赏,有罪必罚;“术”是国君驾驭臣下的方法;“势”是凭借权位,治理天下。
以法为本,法、术、势结合,集一切权力于国君一人,构成韩非的政治思想体系。
韩非十分重视奖励耕战,认为这是富国强兵之道,是发展封建地主经济,加强军事力量,统一天下的有效措施。
然而另一方面,韩非作为新兴地主阶级的思想家,他的一些政治主张不能不受到阶级的局限,就他所主张的“法”说,也包含有镇压劳动人民的一面。
韩非把历史的发展看成是“圣人作”的结果,社会斗争根源是由于人多财少等等,说明他的历史观仍然属于唯心主义的。他的唯物主义思想,包括自然观和认识论部分,也是不彻底的。
韩非的文章在先秦诸子散文中是具有特色的:或锋芒锐利,议论透辟;或揣摩心理,周密细致。
还利用大量的寓言故事和丰富的历史知识作为论证资料,用来说明问题,增强了文字的战斗力量,象“说林”上下,内外《储说》等篇,尤为显着。
《韩非子》通行的注本是清人王先慎的《韩非子集解》。今人陈奇猷的《韩非子集释》、梁启雄的《韩子浅解》搜集资料较完备,可供参考。
韩非小传:
韩非(约公元前280年——公元前233年)是先秦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。他出身于韩国贵族,“喜刑名法术之学”。
《史记》说他“为人口吃,不能道说,而善着书。”他的政治思想是先秦地主阶级政治思想发展的标志。
他和李斯同以荀卿为师,李斯自以为不如韩非。秦始皇看到他的文章,喜爱他的才能,把他招到秦国。不久,因受到李斯和姚贾的陷害他被迫自杀于狱中。
死后,他的政治学说基本上被秦王朝所采纳。他的着作收入《韩非子》一书中。
韩非的主要着作介绍:
1)《五蠹》
原文(略)
释义:
《五蠹》是代表韩非的历史观和政治思想的重要着作。韩非根据古今社会变迁的实际情况,阐明他所主张的法治思想是合于当时的时代要求的。
他斥当时的学者(战国末期的儒家)、言谈者(纵横家)、带剑者(即游侠,是墨家的支派)、患御者(逃避农战,国君的近侍之臣)和商工之民为五蠹。
此篇从进化的历史观,批判儒家崇古、法古的错误,提出“不期修古,不法常可,论世之事,因为之备”,“世异则事异,事异则备变”的观点和措施。
因此,他认为应以法治代替礼治,以官吏代替师儒,以勤耕之民、力战之士为贵而当赏,以五蠹之民为贱而当除。
先秦诸子中,道家歌颂上古,儒家崇拜尧、舜、文、武,均为韩非所反对。
篇中所指斥的:“以先王之教,治当世之民”;“以宽缓之政,治急世之民”;“儒以文乱法,侠以武犯禁”;“举先王言仁义者盈廷,而政不免于乱”;“退处岩穴,归禄不受,而兵不免于弱”;皆针对诸家而发。
译文(略)
注释(略)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
相邻推荐:社畜到海贼世界里享受生活 禁锢之日 杀戮太疯,诡异BOSS倒追我 高武:九十岁高龄,亿万倍暴击! 重生后,他要上位做驸马 我死后,就成了反派心头朱砂痣 眼睛一闭一睁,继承七个杀手女仆 边荒枭龙 糕香六零:误撩军区太子爷 夫人直播算命,被全网警察关注了 玄幻:开局兰若寺,神御聂小倩 快穿之从安陵容开始不做炮灰 寒门布衣,我从打猎到黄袍加身 港综:从警队弃子到地下皇帝! 幻想乡来了个新农夫 末日:一秒一盒自嗨锅,校花跪求我收留 末日游戏:她打造神级庇护所! 烽烟烬:女将末世行 离婚后,闺蜜的首长大哥逼我改嫁 放下青梅竹马后的快乐生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