死亡不是一个思考的对象。当我们自以为在思考死亡的时候,我们实际上所做的事情不是思考,而是别的,例如期望、相信、假设、想象、类比等等。
在泰戈尔的作品中,便有许多这样的类比。
类比之一:我们的生命是一个蛋,我们暂时寄居的这个世界是蛋的外壳。当我们被这个世界限制住的时候,就如同蛋壳里的小ji2,对于蛋壳外的更自由的生存是完全没有一个概念的。而死亡,就是我们破壳而出,进真正自由的境界。
类比之二:我们的现世生命如同束缚在果实里的种子,死亡则是种子破果实的束缚而成长为一棵树。不朽并非坚持我们所shu悉的现有的生命形态,而是一个不断超越生命特定形态的过程。
类比之三:我们在童年时不能想象成年之后会有全然不同的生活趣兴,与此同理,我们不应该以现世生活的yu望为样本去构想或否定我们的死后生活。
如此等等。
在这些类比中穿贯着一个简单的逻辑,便是:死后是一个完全的未知数,我们不能gen据已知的现世生命状态去衡量它。这个逻辑是成立的。但是,如果说因为现世生命状态的终结而断定死后是虚无,这是武断,那么,把死后设想成一种与现世生命状态恰好相反的自由永恒境界,这同样是武断。有什么理由说死亡是小ji2破壳而出、种子变成树、童年变为成年,而不是一只ji2、一棵树、一个人的生命的真正结束呢?人生中确实有一些非常特殊的体验,在我们尚未亲经历的时候,我们单凭想象是无论如何也不能形成一个概念的。但是,我们不能据此断定死后也属这种情形,因为至少不能排除另一种可能,就是随着生命结束,一切体验也都结束。
类比是mi2惑人的。不过,我不反对类比,因为对于死亡的真正思考是不可能的,我们除了用类比或其他诗意的解说来鼓励自己之外,还能够怎样呢?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
相邻推荐:联盟:我王者马甲被学姐扒出来啦 人与永恒 湖 一瓶毕雷矿泉水 穿越忍者之路,成为健康鸣人 竞开的花 宝可梦:从黄金鲤鱼王开始 假曙光 小兕子驾到 花的圆舞曲 石榴籽 老处女 碎句与短章 妞妞 她一哭,他要疯,禁欲大佬低声哄 我是丹师我骄傲,你若没命我有药 守望的距离 四合院之这个男人没有外挂 灵魂只能独行 岁月与性情